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飯后犯困者可能是糖尿病潛在人群

飯后犯困者可能是糖尿病潛在人群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7-7-6 00:01
    【byb.cn 】(來源:丁香醫(yī)生)很多朋友(真的不是丁當)不只是「春困秋乏夏打盹」,連吃完飯后都很容易犯困,簡直就困得沒法正常學習、正常工作。(所以現在還餓著)
  
  也許很多人對這種情況都習以為常,覺得自己只是夜里睡得不好,白天才困。但實際上呢?這可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健康提示:你的餐后血糖也許太高了!你將來容易患上糖尿病!你要是節(jié)食減肥,比別人不容易看到效果!……聽起來好慘啊…


  營養(yǎng)專家范志紅老師是這么解釋的:


  最近一項國外發(fā)表的新研究提示:白天有嗜睡情況的中老年人,餐后血糖往往過高;夜里失眠的人,空腹血糖水平往往也更高。還有 2014 年發(fā)表在《英國醫(yī)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調查了 7 千多名 40~65 歲的中國人,發(fā)現:白天打盹或者夜間睡眠時間不足 8 小時,都會增加胰島素抵抗和高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的危險。換句話說,就是夜里睡不好和白天經常困的人,糖尿病的風險會更大。


  還有研究發(fā)現:

  在困倦狀態(tài)下,人控制食量的能力下降,白天的活動量也下降。這種狀態(tài)肯定不利于降低體脂率,而過高的體脂率和內臟脂肪也是增加糖尿病風險的重要因素。這并不是說,這些人個個都已經到達了糖尿病狀態(tài),而是說,他們將來患上糖尿病的風險比較大。


  其中有一部分人,特別是女性,是肌肉薄弱的「瘦弱型」,那么將來懷孕生子時,要小心妊娠糖尿病的危險。中年發(fā)福之后,也要小心糖尿病的麻煩。


  而如果現在就發(fā)現自己已經腰圍過大,那就更要高度關注,最好能去測一下餐后血糖狀況。因為即便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過高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那么,對于還沒發(fā)胖的年輕人來說,怎樣才能不犯困、精神更好、預防糖尿病的發(fā)生呢?


  一定要改午餐習慣
  

  如果是在食堂吃午飯,一滿碗白米飯或白饅頭加一個菜,比如番茄炒蛋和蘿卜燉牛肉之類,餐后血糖反應是會比較高,而餐后高血糖反應會使人感覺困倦。


  一點小建議是:


  先吃一份涼拌蔬菜,米飯改成半碗,另一份菜肴照樣吃。午餐后不要馬上坐下,先走路 20~30 分鐘。為了預防晚餐之前饑餓,4 點鐘再喝 200 克酸奶。這樣做,熱量和原來的午餐相比,也只多了幾十千卡。而如果你不是在食堂或是在家里吃,常常在外吃午飯……
  相似的,你也應該先找蔬菜吃個半飽,再吃半碗米飯或半個饅頭就好,也是很方便的。像這樣改變午餐安排并增加餐后活動之后,飯后犯困的問題應該就會大大減輕,下午工作效率也明顯提高,糖尿病的風險也降低,人不僅不會胖,腰腹肥肉還能略少些。何樂而不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