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越來越多年輕人立遺囑

越來越多年輕人立遺囑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1-5-20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對生死看得開   身后事早安排,越來越多年輕人立遺囑
  受訪專家: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教授  湯永隆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心理精神科博士  侯正華

  本報記者  高  陽


  “什么時候該立個遺囑”,在大家印象里仿佛是老年人要思考的問題,但現(xiàn)在一些年輕人已經著手做了。根據(jù)中華遺囑庫近日發(fā)布的《2020中華遺囑庫白皮書》顯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訂立遺囑。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中華遺囑庫開通了“微信遺囑”小程序留言功能,這一功能的使用者中,年輕人也是主力軍。2020年,中華遺囑庫共收到近7萬份“微信遺囑”,其中20~30歲人群占38.7%,20歲以下的人群占27.4%。從內容上看,大多數(shù)人會給愛人、家人留下心里話,這些話平時很難向對方當面說出;還有些人希望指定某人替自己照看父母和寵物。西南大學心理學部教授湯永隆表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訂立遺囑,折射出一定的社會心態(tài)。


        生死觀更開放。以往我們都比較避諱談死亡,現(xiàn)在的年輕人愿意早早立遺囑,體現(xiàn)出他們對死亡的認知更加開放、理性。在生前安排好后事、避免紛爭,其實是法治社會中比較合理的安排,這一理念逐漸被人接受。


        風險意識變強。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心理精神科博士侯正華說,現(xiàn)在的年輕人肩負著學習、情感、家庭和工作等巨大壓力,在經過了去年的新冠疫情后,年輕人對生死問題有了新的看法?!懊魈旌鸵馔饽悴恢滥囊粋€先來?!鄙钪械母鞣N不確定性太多,未來也變得不確定,使他們不得不去思考關于死亡的問題。


        獨立意識提高。還有些年輕人希望把事情提前想好、安排好,發(fā)生意外需要進行一些醫(yī)療救治措施時,可以給家人和醫(yī)生救治的決策參考,不想過度連累家人,體現(xiàn)了責任意識、獨立意識。


        缺乏意義感。湯永隆認為,還有很多年輕人立遺囑,是在于他們對現(xiàn)實生活普遍感受到“無意義”。“意義感缺失”讓年輕人提早看到了“生命的終點”,沒什么好眷戀,于是早早寫遺囑也沒什么需要避諱。特別是一些特殊群體,比如長期受身心疾病困擾的年輕人,感覺自己可能快要撐不住了,可能會先做好安排,提前寫好醫(yī)囑,給親人們一個交代。


        立遺囑的行為本身可以緩解壓力。直面死亡、敬畏死亡,能夠“以死觀生,向死而生”,讓年輕人提前思考未來的可能性,感激生命所帶來的各種美好體驗。但總體上,湯永隆認為,健康的年輕人不必早早立遺囑。遺囑通常是經濟和法律范疇的行為預案,并不是年輕人目前人生的重要計劃之一,更不是年輕人要提前思考的必要問題。


        湯永隆建議,年輕人要積極樂觀地直面人生,審慎對待與處理生死問題。與其跟風“立遺囑”,不如給自己寫份“墓志銘”。遺囑與墓志銘不一樣,前者是經濟財產的分配,沒什么實際意義的傳達,立遺囑的人只能看到“財產分配的結果”,對現(xiàn)實人生沒有指導意義。寫墓志銘則不同,墓志銘是一種悼念性的文體,不僅包括了一個人的姓名、籍貫等基本信息,還包括對此人一生的評價。這種評價基于你做了什么、經歷了什么、留下了什么,恰恰是這些內容構成了生命的意義。往這個方面思考,也許更能激勵當下的行動。湯永隆認為,年輕人可以對身后事有所考慮,但不該熱衷立遺囑,而是先解決生涯規(guī)劃問題,樹立人生目標,找尋人生價值,在行動中找到熱愛和意義感。如果要抒發(fā)自己對重要親朋的感情,可以當面、書面表達謝意或愛意,而不是埋藏在遺囑里。在活著的當下多做些有意義的事,才能不留遺憾,持久幸福。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