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五臟不好 身體會“說話”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10-6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腎氣衰牙齒脫落 肺氣虛毛發(fā)干枯 脾氣虧嘴唇無色 五臟不好,身體會“說話”
我國首部中醫(yī)典籍《黃帝內經》記載:“診法何如……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余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敝嗅t(yī)的四診就是對人體進行全面的診察,解讀五臟的“語言”,從而借以判斷人的健康與疾病狀態(tài)。那么,五臟是怎么“說話”的?這就需要了解中醫(yī)的藏象學說。
“藏”,包括了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腦、髓、骨、脈、膽、子宮、卵巢)。在人體這個全息系統(tǒng)里,五臟對應人體的五官、五色、五音、五志、五液等。例如:肝藏血、在體合筋,開竅于目,在志為怒,在液為淚;心主神志、在體合脈,開竅于舌,在志為喜,在液為汗;脾主運化、在體合肉,開竅于口,在志為思,在液為涎;肺主氣司呼吸、合皮毛,開竅于鼻,在志為憂,在液為涕;腎主藏精主水、在體合骨,開竅于耳,在志為恐,在液為唾。因此,詳細收集了五臟“投射”在不同區(qū)域的信息,就讀懂了五臟的特殊“語言”,從而也就掌握了五臟的盛衰、虛實、寒熱的變化。
腎絕齒長。意思是腎氣虛衰時,牙齒也會相應變“長”。牙齒變“長”的原因并非是牙齒長長了,而是由于牙齦萎縮使牙根暴露而顯得牙齒長了。中醫(yī)認為,腎主骨,齒為骨之余。牙齒是骨頭的一部分,需要腎氣滋養(yǎng)。人在步入老年后,由于腎氣不足會逐漸出現牙齦退化、牙齒松動脫落的現象。唐代“藥王”孫思邈的養(yǎng)生十三“常要”中就有“叩齒”保健法,清晨叩齒300下可固腎健齒。
脾絕唇反。中醫(yī)認為脾的主要功能是運化水谷精微,為氣血化生之源,主肌肉四肢,開竅于口,其華在唇。全身的肌肉都依靠脾胃所運化的水谷精微來營養(yǎng),若脾氣虧虛,氣血化生乏源,可致肌肉失養(yǎng)萎退。唇是肌肉的一部分,故見嘴唇失去光澤豐滿并向口腔內“卷”。要使脾氣健旺,除了少食寒涼生冷之物、不暴飲暴食外,可經常參加運動,肌肉發(fā)達豐滿可促進脾胃運化功能。脾在液為涎,傳統(tǒng)的“吞津”保健法有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
肺絕毛脫。肺主氣,外合皮毛,肺通過其宣發(fā)作用能將氣血津液輸布全身,溫養(yǎng)肌腠皮毛。當肺氣充沛時,肌膚得到充足的溫養(yǎng)就會皮毛潤澤、緊固,抵抗外邪侵襲的能力也強。若肺氣虛弱,宣發(fā)功能失職,衛(wèi)氣、精津布散障礙,則皮毛干焦枯槁而脫落。肺為嬌臟,喜潤惡燥,日常盡量不吸煙,不要在空氣混濁的地方長時間逗留,天氣干燥時要經常喝水,多攝入一些有滋陰潤燥功效的食物,以笑養(yǎng)肺,趕走憂傷情緒。
肝絕舌縮。肝為筋之宗,肝血極度不足時,筋脈失養(yǎng)萎靡,舌頭就會蜷縮起來。平時養(yǎng)肝護肝要少喝酒,不熬夜,不濫用藥物,保持心情舒暢,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
心絕病危。心為君主之官,為一身之主,“心絕”為五臟的絕候之一?!睹}經》認為:“病人心絕一日死”。心藏神,在志為喜,在液為汗,中醫(yī)養(yǎng)心要注意養(yǎng)神,斂思寡欲,保持淡泊寧靜的狀態(tài),勿大喜大悲。
廣東省佛山復星禪誠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科主任、主任醫(yī)師 朱巧玲 □中醫(yī)師 禤影妍
《生命時報》 2023-09-12 第1736期 第8版
凡是看過中醫(yī)的人都知道,中醫(yī)大夫除了問患者與疾病相關的各種信息,還會望神色,察舌質舌苔,聽聲音嗅氣味等,最后還要切脈。這就是中醫(yī)著名的“望聞問切”四診的主要內容。
我國首部中醫(yī)典籍《黃帝內經》記載:“診法何如……切脈動靜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臟有余不足,六腑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敝嗅t(yī)的四診就是對人體進行全面的診察,解讀五臟的“語言”,從而借以判斷人的健康與疾病狀態(tài)。那么,五臟是怎么“說話”的?這就需要了解中醫(yī)的藏象學說。
“藏”,包括了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腦、髓、骨、脈、膽、子宮、卵巢)。在人體這個全息系統(tǒng)里,五臟對應人體的五官、五色、五音、五志、五液等。例如:肝藏血、在體合筋,開竅于目,在志為怒,在液為淚;心主神志、在體合脈,開竅于舌,在志為喜,在液為汗;脾主運化、在體合肉,開竅于口,在志為思,在液為涎;肺主氣司呼吸、合皮毛,開竅于鼻,在志為憂,在液為涕;腎主藏精主水、在體合骨,開竅于耳,在志為恐,在液為唾。因此,詳細收集了五臟“投射”在不同區(qū)域的信息,就讀懂了五臟的特殊“語言”,從而也就掌握了五臟的盛衰、虛實、寒熱的變化。
腎絕齒長。意思是腎氣虛衰時,牙齒也會相應變“長”。牙齒變“長”的原因并非是牙齒長長了,而是由于牙齦萎縮使牙根暴露而顯得牙齒長了。中醫(yī)認為,腎主骨,齒為骨之余。牙齒是骨頭的一部分,需要腎氣滋養(yǎng)。人在步入老年后,由于腎氣不足會逐漸出現牙齦退化、牙齒松動脫落的現象。唐代“藥王”孫思邈的養(yǎng)生十三“常要”中就有“叩齒”保健法,清晨叩齒300下可固腎健齒。
脾絕唇反。中醫(yī)認為脾的主要功能是運化水谷精微,為氣血化生之源,主肌肉四肢,開竅于口,其華在唇。全身的肌肉都依靠脾胃所運化的水谷精微來營養(yǎng),若脾氣虧虛,氣血化生乏源,可致肌肉失養(yǎng)萎退。唇是肌肉的一部分,故見嘴唇失去光澤豐滿并向口腔內“卷”。要使脾氣健旺,除了少食寒涼生冷之物、不暴飲暴食外,可經常參加運動,肌肉發(fā)達豐滿可促進脾胃運化功能。脾在液為涎,傳統(tǒng)的“吞津”保健法有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
肺絕毛脫。肺主氣,外合皮毛,肺通過其宣發(fā)作用能將氣血津液輸布全身,溫養(yǎng)肌腠皮毛。當肺氣充沛時,肌膚得到充足的溫養(yǎng)就會皮毛潤澤、緊固,抵抗外邪侵襲的能力也強。若肺氣虛弱,宣發(fā)功能失職,衛(wèi)氣、精津布散障礙,則皮毛干焦枯槁而脫落。肺為嬌臟,喜潤惡燥,日常盡量不吸煙,不要在空氣混濁的地方長時間逗留,天氣干燥時要經常喝水,多攝入一些有滋陰潤燥功效的食物,以笑養(yǎng)肺,趕走憂傷情緒。
肝絕舌縮。肝為筋之宗,肝血極度不足時,筋脈失養(yǎng)萎靡,舌頭就會蜷縮起來。平時養(yǎng)肝護肝要少喝酒,不熬夜,不濫用藥物,保持心情舒暢,盡力做到心平氣和、樂觀開朗。
心絕病危。心為君主之官,為一身之主,“心絕”為五臟的絕候之一?!睹}經》認為:“病人心絕一日死”。心藏神,在志為喜,在液為汗,中醫(yī)養(yǎng)心要注意養(yǎng)神,斂思寡欲,保持淡泊寧靜的狀態(tài),勿大喜大悲。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過度操心其實是自戀04-03
- [事件]越怕焦慮越要面對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事件]“棗核型身材”容易招病04-02
- [事件]法國人抑郁率歐洲最高04-02
- [事件]蔬果谷物低脂奶減輕牛皮癬04-02
- [事件]一把玉米測腸道健康04-01
- [事件]腸息肉離癌約5~10年04-01
最新文章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事件]過度操心其實是自戀04-03
- [事件]越怕焦慮越要面對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行業(yè)新聞]冰箱保鮮國際標準首次發(fā)布04-03
- [事件]“棗核型身材”容易招病04-02
- [事件]法國人抑郁率歐洲最高04-02
- [事件]蔬果谷物低脂奶減輕牛皮癬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