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jīng)絡調(diào)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wǎng)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精讀內(nèi)經(jīng).靈樞.九針論第七十八
【byb.cn XJ】九針,指九種針具。文中主要論述了鑱針、員針、鍉針、鋒針、鈹針、員利針、毫針、長針和大針等九針的起源、命名、形狀、用途及禁忌等內(nèi)容,故篇名為"九針論"。
關于九針,我們在前面,也就是靈樞的第一篇(精讀內(nèi)經(jīng).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http://mlpjz.cn/doc_6639-1.aspx),就已經(jīng)論述過了,而在靈樞即將結尾時,有前后呼應之意,足見針刺法貫穿著靈樞篇的始終。
一、敘述九針的不同形狀及其性能,并列舉九針在治療上不同的適應證。同時,又從天人相應的觀點出發(fā),用取類比象的方法,說明人與自然的關系。
二、指出治療上應根據(jù)病情及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分別采用針灸、導引、砭石、甘藥、按摩、藥酒等治法,才能獲得較好的療效。
三、以五臟為中心,聯(lián)系到周身各組織器官等,說明其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
四、敘述三陽、三陰經(jīng)氣血多少的生理,并指出在針刺治療時,必需根據(jù)各經(jīng)氣血多少的特點進行針治。
【原文】
黃帝曰:余聞九針于夫子,眾多博大矣,余猶不能寤,敢問九針焉生,何因而有名?
岐伯曰:九針者,天地之大數(shù)也,始于一而終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時,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風,九以法野。
黃帝曰:以針應九之數(shù),奈何?
岐伯曰: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數(shù)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黃鐘數(shù)焉,以針應數(shù)也。
一者,天也。天者,陽也。五藏之應天者肺,肺者,五藏六府之蓋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陽也。故為之治針,必以大其頭而銳其末,令無得深入而陽氣出。
二者,地也。人之所以應土者,肉也。故為之治針,必筩其身而員其末,令無得傷肉分,傷則氣得竭。
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脈也。故為之治針,必大其身而員其末,令可以按脈物陷,以致其氣,令邪氣獨出。
四者,時也。時者,四時八風之客于經(jīng)絡之中,為瘤病者也。故為之治針,必筩其身而鋒其末,令可以瀉熱出血,而痼病竭。
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陰與陽別,寒與熱爭,兩氣相搏,合為癰膿者也。故為之治針,必令其末如劍鋒,可以取大膿。
六者,律也。律者,調(diào)陰陽四時而合十二經(jīng)脈,虛邪客于經(jīng)絡而為暴痹者也。故為之治針,必令尖如氂,且員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
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竅,邪之所客于經(jīng),而為痛痹,合于經(jīng)絡者也。故為之治針,令尖如蚊虻喙,靜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氣因之,真邪俱往,出針而養(yǎng)者也。
八者,風也。風者,人之股肱八節(jié)也。八正之虛風,八風傷人,內(nèi)舍于骨解腰脊節(jié)腠理之間為深痹也。故為之治針,必長其身,鋒其末,可以取深邪遠痹。
九者,野也。野者,人之節(jié)解皮膚之間也。淫邪流溢于身,如風水之狀,而留不能過于機關大節(jié)者也。故為之治針,令尖如挺,其鋒微員,以取大氣之不能過于關節(jié)者也。
黃帝曰:針之長短有數(shù)乎?
岐伯曰:一曰鐵針者,取法于巾針,去末寸半,卒銳之,長一寸六分,主熱在頭身也。
二曰員針,取法于絮針,其身而卵其鋒,長一寸六分,主治分間氣。
三曰提針,取法于黍粟之銳,長三寸半,主按脈取氣,令邪出。
四曰鋒針,取法于絮針,其身,鋒其末,長一寸六分,主癰熱出血。
五曰鈹針,取法于劍鋒,廣二分半,長四寸,主大癰膿,兩熱爭者也。
六曰員利針,取法于厘針,微大其末,反小其身,令可深內(nèi)也,長一寸六分。主取癰痹者也。
七曰毫針,取注于毫毛,長一寸六分,主寒熱痛痹在絡者也。
八曰長針,取法于綦針,長七寸,主取深邪遠痹者也。
九曰大針,取法于鋒針,其鋒微員,長四寸,主取大氣不出關節(jié)者也。針形畢矣,此九針大小長短法也。
黃帝曰:愿聞身形,應九野,奈何?
岐伯曰:請言身形之應九野也,左足應立春,其日戊寅己丑。左脅應春分,其日乙卯。左手應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喉首頭應夏至,其日丙午。右手應立秋,其中戊申己末。右脅應秋分,其日辛酉。右足應立冬,其日戊戌己亥。腰尻下竅應冬至,其日壬子。六腑下三臟應中州,其大禁,大禁太一所在之日,及諸戊己。凡此九者,善候八正所在之處。所主左右上下身體有癰腫者,欲治之,無以其所直之日潰治之,是謂天忌日也。
形樂志苦,病生于脈,治之于灸刺。形苦志樂,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形樂志樂,病生于肉,治之以針石。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喝,治之以甘藥。形數(shù)驚恐,筋脈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是謂形。
五臟氣,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語,脾主吞,腎主欠。
六腑氣,膽為怒,胃為氣逆穢,大腸小腸為泄,膀胱不約為遺溺,下焦溢為水。
五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腎,淡入胃,是謂五味。
五并:精氣并肝則憂,并心則喜,并肺則悲,并腎則恐,并脾則畏,是謂五精之氣,并于臟也。
五惡:肝惡風,心惡熱,肺惡寒,腎惡燥,脾惡濕,此五臟氣所惡也。
五液:心主汗,肝主泣,肺主涕,腎主唾,脾主液,此五液所出也。
五勞: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此五久勞所病也。
五走:酸走筋,辛走氣,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謂五走也。
五裁:病在筋,無食酸;病在氣,無食辛;病在骨,無食咸;病在血,無食苦;病在肉,無食甘??谑榷持豢啥嘁?,必自裁也,命曰五裁。
五發(fā):陰病發(fā)于骨,陽病發(fā)于血,陰病發(fā)于肉,陽病發(fā)于冬,陰病發(fā)于夏。
五邪:邪入于陽,則為狂;邪入于陰,則為血癉;邪入于陽,轉(zhuǎn)則為癲疾;邪入于陰,轉(zhuǎn)則為瘖;陽入于陰,病靜;陰出之于陽,病喜怒。
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精志也。
五主:心主脈,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肌,腎主骨。
陽明多血多氣,太陽多血少氣,少陽多氣少血,太陰多血少氣,厥陰多血少氣,少陰多氣少血。故曰刺陽明出血氣,刺太陽出血惡氣,刺少陽出氣惡血,刺太陰出血惡氣,刺厥陰出血惡氣,刺少陰出氣惡血也。
足陽明太陰為里表,少陽厥陰為表里,太陽少陰為表里,是謂足之陰陽也。手陽明太陰為表里,少陽心主為表里,太陽少陰為表里,是謂手之陰陽也。
【點評】
①始于一而終于九:從一開始,到九終止。指一切事物由少到多的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
②九以法野:野,是分野的意思。古代九州區(qū)域的劃分叫做九野。
③黃鐘:六律之一,古代矯正音律的一種樂器。
④蓋:又叫華蓋,指封建帝王專用的車蓋或者傘。五臟中肺臟的部位最高,覆蓋其他臟腑之上,形狀如傘蓋,所以說肺為五臟六腑之蓋。
⑤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音,指五音。冬至陰極陽生,月建在子;夏至陽極陰生,月建在午。
⑥氂(máo):馬尾長而有韌性的毛。
⑦星者,人之七竅:北斗有七星,多以此為典例。天有七星,比擬人有七竅,可以引申為天空星辰密布,人身空竅也很多。
⑧八節(jié):概括通身關節(jié)的意思。
⑨八正: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⑩虛風:賊風,指四時反常的氣候。
11、淫邪:指邪氣過盛,蔓延為害。
12、綦針:指縫紉用的長針。
13、九野:指九宮的位置。
14、大禁:大,普遍;禁,指禁忌針刺的日期。
15、熨引:指用藥溫熨導引。
16、針石:石針,通常稱砭。為古代切刺皮膚,排膿放血的手術工具。
17、醪藥:即,藥酒。
18、淡入胃:甘及薄為淡,屬土。五谷都具淡味,而受納于胃。
19、五勞:指勞逸過度,積久形成的五種勞傷。
20、裁:節(jié)制的意思。
21、轉(zhuǎn):搏結的意思。
22、癲疾:指頭部疾患,如頭痛、眩暈等。
23、表里:指內(nèi)外陰陽的相互聯(lián)系。陽經(jīng)行于身體外側,主表;陰經(jīng)行于身體內(nèi)側,主里
【全文翻譯】
黃帝說我聽你講述的九針理論,真是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呀!但是我還有些問題不能領悟。請問九針是怎樣產(chǎn)生的?又是根據(jù)什么命名的呢?
岐伯說,九針的產(chǎn)生,取法于天地間普遍的數(shù)理關系。天地的數(shù)理,從一起始,到九而終止。與這種自然數(shù)理相對應第一種針取法于天,第二種針取法于地,第三種針取法于人,第四種針取法于四時,第五種針取法于五音,第六種針取法于六律,第七種針取法于七星,第八種針取法于八風,第九種針取法于九野。
黃帝說,九針是怎樣與自然數(shù)理相應的呢?
岐伯說,古代的圣人們,創(chuàng)立了自然數(shù)理是從一到九,因此把大地定為九個分野。若九與九相乘,從而產(chǎn)生了黃鐘數(shù)(陰陽六律中從黃鐘至應鐘的三分損益法,就是建立在這九九八十一數(shù)理之上的,事物內(nèi)部的演變與發(fā)展,都有數(shù)理在其中),九針之數(shù)就是與此相對應的。
第一種針,比象于天,天屬陽。在人體五臟中,肺主呼吸,外與天氣相應;肺的位置最高,稱為五臟六腑的華蓋,猶如天空覆蓋萬物一樣。肺外合于皮毛,皮毛位于體表,屬陽分。根據(jù)這種情況制成鐫針,其式樣,必須針頭大,針尖銳利,從而便于淺刺而容易控制針刺深度。這種針用于治療邪在皮膚的病證,用來開泄陽氣,解表退熱。
第二種針,比象于地,地屬土,人體與土相應的是肌肉。因此制成圓針,針的式樣,取其針身又圓又直,針尖呈卵圓形,適用于治療邪氣在肌肉的病證,針刺時不能損傷分肉,如果損傷了分肉就會使脾氣衰竭。
第三種針,比象于人,人之所以能夠成長和維持生命活動,有賴于血脈的輸給和營養(yǎng),所以為了適應治療血脈的病證,制成鍶針,取其針身大,針尖圓而鈍,用它可以按壓穴3位;疏通血脈,引導正氣得以充實,使邪氣自然外出,以防因刺人過深而引邪內(nèi)陷。
第四種針,比象于四時,四時的意思是,如果四時八風的賊風邪氣,侵人人體的經(jīng)絡中,能使血脈留滯瘀結,而形成經(jīng)久不愈的頑固性疾病。為了治療這種疾病,所以制成鋒針,取其針身圓直、針尖鋒利,用于刺絡放血,開瘀瀉熱,使得頑固性疾病得以根除。
第五種針,比象于五音,音為五數(shù),位于一、九兩數(shù)中間。一數(shù),代表冬至一陽初生之時,月建在子;九數(shù),代表夏至陽氣極盛之時,月建在午。而五數(shù)正當一到九數(shù)的中央,暑往寒來,陰陽消長的變遷,由此可分。這比喻人體陰陽也是處于兩端,相互別離,寒熱不調(diào),而相互搏結,使肉腐化膿,則形成癰腫。這種病適用鈹針治療,取其針的末端如同劍刃一樣鋒利,用以刺破癰腫、排出膿血。
第六種針,比象于六律,因六律六呂,高低有節(jié),協(xié)調(diào)陰陽四時,可以與四季中的十二月相應,與人體的十二經(jīng)脈相合。如果賊風邪氣侵入人的經(jīng)絡,使陰陽失調(diào)、氣血壅閉、營衛(wèi)不行,就會發(fā)生急性發(fā)作的痹證。因此制成員利針,取其針狀如長毛,圓而銳利,針身中段略粗大,適用于刺治急性病。
第七種針,比象于北斗七星,在人體應于七竅。人的通身分布著許多孔竅,類如天空星辰密布,如果外邪從孔竅侵入經(jīng)絡之間而久留不去,使氣血凝滯,就會發(fā)生痛痹。為了治療此類疾病,所以制成毫針,取其針尖微細稍長,好像蚊虻的嘴那樣。刺治時,手法要輕,慢慢地進針,輕微地提插。有了針感以后,要長時間留針,從而使正氣得到充實,邪氣一經(jīng)消散,真氣隨即恢復。在出針以后,正氣就可得到撫養(yǎng)。
第八種針,比象于八方之風,在人應于肱部和股部的肩、肘、髖、膝八處大關節(jié)。如果來自八方的賊風邪氣侵襲人體,就會深入而留止在骨縫、腰背、關節(jié)及腠理之間,而形成邪深在里的痹證。故制成長針,取其針身長而針尖鋒利,這樣就可以刺治邪深病久的痹證。
第九種針,比象于九野,應于人的周身關節(jié)、骨縫和皮膚之間。如果邪氣過盛,在體內(nèi)逐漸蔓延,出現(xiàn)浮腫而狀似風水病。這是由于水氣流注,不能通過關節(jié),以致肌膚積水而出現(xiàn)水腫。為治療這種疾患,制成大針,取其針尖如杖而粗大,針鋒微圓,用它通利關節(jié),通達氣機,以消除積水。
黃帝問,針的長短有一定的度數(shù)嗎?
岐伯說,第一種是鑲針,模仿巾針的式樣制成。其針頭較大,在距離針的末端約半寸許處,針尖部突出,呈箭頭狀,針的長度為一寸六分。適用于淺刺,以通利疏泄在體表的陽氣,主治熱在頭身的病證。
第二種是圓針,模仿絮針的式樣制成。針身圓直如竹管狀,針尖呈卵圓形,長一寸六分。主治邪氣在分肉間的疾病。
第三種是鍶針,模仿黍米的形狀制成,圓而微尖。長三寸半。用它按摩經(jīng)脈,行氣活血,以驅(qū)邪氣外出。
第四種是鋒針,也是模仿絮針的式樣制成,針身圓直,針尖鋒利,長一寸六分,用它來瀉熱,刺絡放血。
第五種是鈹針,模仿劍鋒制成,寬二分半,長四寸。主治寒熱搏結而形成癰腫化膿的病證,可以用它切刺排膿,來清除熱毒。
第六種是員利針,模仿長毛的形狀制成。此種針型針尖長而針身短,可以深刺一寸六分,可治癰腫、痹證。
第七種是毫針,是模仿毫毛的形狀制成,長一寸六分,主治寒熱痛痹在絡脈的病證。
第八種是長針,模仿綦針(縫紉用的長針)的式樣制成,長七寸,主治邪深病久的痹證。
第九種是大針,針的形狀,是模仿鋒針制作,針長略圓而粗大如挺,長四寸,主治大氣不能通利關節(jié),積水成腫的病癥。
以上所述,就是九針的形狀及其大小長短的情況。
黃帝說,我想了解一下人體各部與九野是怎樣相應的。
岐伯說,請讓我談談身形應九野的情況吧。春夏屬陽,氣從左而升,所以人的左足應于東北方的艮宮,在節(jié)氣應于立春,其所值的是戊寅日、己丑口;左脅應于正東方的震宮,節(jié)氣應于春分,其所值的是乙卯口;左手應于東南方的巽宮,在節(jié)氣應于立夏,其所值的是戊辰口、己巳前胸、咽喉、頭面應于南方的離宮,在節(jié)氣應于夏至,正是陽氣極盛的時候,其所值的是丙午日;秋冬屬陰,陰氣從右而降,自上而下,所以右手應于西南方的坤宮,在節(jié)氣應于立秋,其所值的是戊申日、己未日;右脅應于正西方的兌宮,在節(jié)氣應于秋分,其所值的是辛酉日;右足應于西北方的乾宮,在節(jié)氣應于立冬,其所值的是戊戌日、己亥日;腰、尻、下竅應于正北方的坎宮,在節(jié)氣應于冬至,這是陰氣極盛,其所值的是壬子六腑和胸膈以下的肝、脾、腎三臟,應于中宮,它的大禁日期是太一移居各宮所在之日以及各戊己日。上述九者,可以測候八正所在之處。按照九宮所主左右上下的方位,凡身體各部患有癰腫的,如果要進行治療,切不可在它相應的時日里,刺破排膿,這就是所謂的天忌日。
形體安逸而精神苦悶的人,疾病多發(fā)生在經(jīng)脈,治療時適宜用針法和灸法;形體過于勞苦,但精神愉快的人,疾病多發(fā)生于筋,治療時適宜溫熨導引的方法;形體和精神都很舒適而好逸惡勞的人,疾病多發(fā)生在肌肉,宜用針和砭石刺治;形體勞苦、精神也苦悶的人,多發(fā)生聲嘶咽塞或呼吸不利,宜用各種味甘的藥物調(diào)治;屢受驚恐而形神不安的人,筋脈氣血不通,多發(fā)生肢體麻木不仁,治療時,適宜用藥酒和按摩。以上是五種形志生病各自的特點和治法。
五臟之氣失調(diào),各有所主的病證心氣不舒,發(fā)生噯氣;肺氣不利,則發(fā)生咳嗽;肝氣郁結,則表現(xiàn)多語;脾氣不和,發(fā)生吞酸;腎氣衰憊,出現(xiàn)呵欠頻作。
六腑之氣失調(diào),各有所主的病證膽氣郁而不舒,易于發(fā)怒;胃氣上逆則為嘔吐呃逆;小腸不能泌別清濁,大腸傳導失常,則形成泄瀉;膀胱氣虛而不能約束,則出現(xiàn)遺尿;下焦不通,水液泛溢,則積水為腫。
飲食五味入胃后,按其屬性各歸所合的臟腑酸味屬木人于肝,辛味屬金人于肺,苦味屬火入于心,甘味屬土人于脾,咸味屬水入于腎,這就是五味各自所入的臟腑。
五臟精氣并人一臟的病證;精氣并入于肝,則肝氣抑郁,而生憂慮;并人于心,則心氣有余而出現(xiàn)喜笑不休;并入于肺,則肺氣郁結,而出現(xiàn)悲哀不止;并人于腎,則水盛火衰,而出現(xiàn)心悸善恐;并入于脾,使脾盛而膽虛,則出現(xiàn)膽怯畏懼。這就是五臟精氣并于一臟所發(fā)生的各種病證。
五臟按其不同的性能,各有所厭惡肝主筋,風能引起筋的拘急,所以厭惡風;心主血脈,高熱能傷血脈,所以厭惡熱;肺主氣,寒則氣滯不宣,所以厭惡寒;腎屬水,其性喜潤,所以厭惡燥;脾屬土,其性喜燥,所以厭惡濕。這就是五臟有所厭惡的具體表現(xiàn)。
五臟各有所化生的水液,心臟主化生汗液,肝臟主化生淚液,肺臟主化生涕液,腎臟主化生唾液,脾臟主化生涎液。這就是五液的出處。
五種疲勞過度所致的損傷久視則傷血,久臥則傷氣,久坐則傷肌肉,久立則傷骨,久行則傷筋,這就是五種長期疲勞對人體損傷的具體情況。
五味歸于五臟,按其屬性,各有一定的走向酸味入肝,肝主筋,故酸走筋;辛味入肺,肺主氣,故辛走氣;苦味人心,心主血,故苦走血;咸味人腎,腎主骨,所以咸走骨;甘味人脾,脾主肌肉,所以甘走肉,這就是五味走向各部的具體情況。
節(jié)制飲食的五種情況,酸性收斂,筋喜柔而不喜收斂,所以筋病不宜多食酸味;辛味發(fā)散,氣宜聚斂不喜發(fā)散,所以氣病不宜多食辛味;咸能軟堅,骨宜堅不喜軟,所以骨病不宜多食咸味;苦味主燥,血不喜燥,所以血病不宜多食苦味;甘味壅滯,肌肉不喜壅滯,所以肌肉病變不宜多食甘味。即使是自己最愛吃的東西,也不要吃得過多,必須自己加以節(jié)制,適可而止,這就是節(jié)制飲食五味的具體情況。
五臟之病的發(fā)生,各有其部位與不同的季節(jié),腎為陰臟而主骨,則腎陰的病多發(fā)生在骨;心為陽臟而主血,則心陽的病多發(fā)生在血;脾為陰臟而主肌肉,則脾陰的病多發(fā)生在肌肉;肝為陽臟而主春,則屬于肝臟的陽病發(fā)源于冬季;肺為陰臟而主秋,則屬于肺臟的陰病發(fā)源于夏季。
邪氣侵擾的五種病變邪氣入于陽分而陽盛熱極,能使神志受擾而發(fā)生狂證;邪氣入于陰分而陰寒至極,能使營血凝滯,發(fā)生血痹證;邪氣入于陽分,陽與邪相搏,則發(fā)生頭部巔頂?shù)募不?邪氣入于陰分,陰與邪相搏,則導致喑啞。陽分的邪氣入于陰分,病人則安靜沉默;陰分的邪氣出于陽分,病人則躁動易怒。
五臟各有所藏的精神意識活動為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精和志。
五臟對軀體各部分分別有其所主心主脈,肺主皮毛,肝主筋,脾主肌肉,腎主骨。
在六經(jīng)中有氣血多少的不同,因此,在針刺治療疾病時,應根據(jù)氣血的多少制定治療法則。氣多血多的,司以用瀉法;氣少血少的,就不能用瀉法。陽明經(jīng)中多血多氣,所以針刺時,既可以瀉其氣,又可以瀉其血;太陽經(jīng)中多血少氣,所以針刺時,只宜瀉其血,不宜瀉其氣;少陽經(jīng)中多氣少血,針刺時只宜瀉其氣,不宜瀉其血;太陰經(jīng)中多血少氣,針刺時只宜瀉其血,不宜瀉其氣;厥陰經(jīng)中多血少氣,針刺時只宜瀉其血,不宜瀉其氣;少陰經(jīng)中多氣少血,針刺時只宜涯氣,不宜瀉血。
足陽明胃經(jīng)與足太陰脾經(jīng)為表里,足少陽膽經(jīng)與足厥陰肘經(jīng)為表里,足太陽膀胱經(jīng)與足少陰腎經(jīng)為表里,這是足三陰紹與足三陽經(jīng)的表里配合關系。手陽明大腸經(jīng)與手太陰肺經(jīng)為慕里;手少陽三焦經(jīng)與手厥陰心包經(jīng)為表里,手太陽小腸經(jīng)與于少陰心經(jīng)為表里,這是手三陰經(jīng)與手三陽經(jīng)的表里配合關系。
【總結】
靈樞篇全篇共81篇,而本篇是第78篇,也就是到了靈樞篇即將結尾之時。從第一篇開始,靈樞篇就在講針刺法,即將結束時,也在講針刺法,可見針刺法在靈樞中的重要性。不過,在論述針刺法的同時,也講了傳統(tǒng)中醫(yī)的其他的治療方法,包括砭、灸、藥、導引、按摩等:“形樂志苦,病生于脈,治之于灸刺。形苦志樂,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形樂志樂,病生于肉,治之以針石。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喝,治之以甘藥。形數(shù)驚恐,筋脈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是謂形。”
另外,本篇中,除了講九針以外,還講了“五X”這些中醫(yī)的概念,它對我們在診療過程中,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
- [本站]這篇拔罐文章竟奪本號閱讀之...10-31
- [事件]焦慮健康反拖垮身體10-31
- [事件]喝酒臉紅易得下咽癌和食道癌10-31
- [事件]這些中藥是高血壓推手嗎10-31
- [事件]1/4成年人心臟上有個“洞...10-30
- [事件]淋巴是身體的“派出所”10-30
- [事件]洗澡運動哭泣皆可抗抑郁10-30
- [事件]太安靜的孩子要多留意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