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類: |
全部文章 |
原創(chuàng) |
網(wǎng)評 |
視頻 |
行業(yè)新聞 |
投票調(diào)查 |
網(wǎng)友原創(chuàng) |
養(yǎng)生名人 |
有什么別有病
- 關(guān)于開展上門經(jīng)絡調(diào)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wǎng)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老人話變多是自我保護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2-16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傾訴排解內(nèi)心孤獨 追憶完成人生整合 老人話變多是自我保護
從心理學角度看,人的言語表達和溝通方式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年齡、生活經(jīng)歷、社交環(huán)境等。老人話變多,可能與以下幾點原因有關(guān)。
首先,隨著年齡增長,人體機能退化、認知能力下降,可能導致語言能力下降。他們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組織更多語句來表達想法。同時,由于記憶力下降,他們可能會反復強調(diào)想說的內(nèi)容,給聆聽者造成困擾。
其次,進入老年期后,人容易將精力放在追憶過去上,想通過回顧一生完成生命故事的整合。他們可能會重復講述那些有特殊意義的故事或經(jīng)歷,希望與身邊人分享。這種懷舊情結(jié)導致他們的言語表達比年輕時更多。
最后,與年輕人相比,老人社交活動較少,接觸新事物的機會不多,容易因為生活中的小事產(chǎn)生情緒波動,這使得他們更需要通過傾訴來釋放情緒。同時,老人容易感到孤獨和被忽視。為了避免這種感覺,他們會尋找更多機會與他人交流,以此獲得關(guān)注和認可。
因此,話多是常見的老年行為特征。與周圍人分享和表達,符合老人的心理需求,對身心健康都有利。晚輩們平時工作忙,可能會對老人的嘮叨不耐煩,為了避免矛盾,有些人會借故離開。但這并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式,敏感些的老人會覺得“自己老了,惹人煩”,影響家庭關(guān)系。
為了讓談話質(zhì)量更高、雙方更愉悅,老人可根據(jù)聊天對象的特點選擇話題,比如與老朋友可以談論家庭、回憶過去或詢問對方的近況;跟同齡人可以說說自己的醫(yī)療經(jīng)歷,分享健康知識;和年輕人可以圍繞一些熱點事件,表達自己對社會發(fā)展的看法。此外,與志趣相投的人談論舞蹈、旅游、體育等,也能讓雙方享受談話,為下次溝通奠定良好基礎(chǔ)。
在此過程中,建議老年朋友對自己的語言和行為保持覺察,避免過度表達,以至忽視周圍人的情緒,影響自己或他人的日常生活。與此同時,老人也要學會多學習、多傾聽、多理解,與周圍人培養(yǎng)更多話題,讓對方也有表達機會,才能擁有更多朋友。
親人與老人交流時,可以通過一些小技巧使交流更加順暢、愉快。比如巧妙地引導話題,讓對話更加有意義和針對性;如果談話過于冗長,可以適當引入其他話題,或者提出散步、打牌等活動建議,轉(zhuǎn)移老人注意力。當然,更重要的是給予老人充分的尊重和關(guān)注,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氛圍,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表達觀點和感受,同時給予恰當?shù)幕貞?,在老人情緒低落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慰藉,讓他們感到被理解、被重視。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廣東愛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長 馬健文
《生命時報》 2024-01-23 第1772期 第5版
從心理學角度看,人的言語表達和溝通方式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年齡、生活經(jīng)歷、社交環(huán)境等。老人話變多,可能與以下幾點原因有關(guān)。
首先,隨著年齡增長,人體機能退化、認知能力下降,可能導致語言能力下降。他們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組織更多語句來表達想法。同時,由于記憶力下降,他們可能會反復強調(diào)想說的內(nèi)容,給聆聽者造成困擾。
其次,進入老年期后,人容易將精力放在追憶過去上,想通過回顧一生完成生命故事的整合。他們可能會重復講述那些有特殊意義的故事或經(jīng)歷,希望與身邊人分享。這種懷舊情結(jié)導致他們的言語表達比年輕時更多。
最后,與年輕人相比,老人社交活動較少,接觸新事物的機會不多,容易因為生活中的小事產(chǎn)生情緒波動,這使得他們更需要通過傾訴來釋放情緒。同時,老人容易感到孤獨和被忽視。為了避免這種感覺,他們會尋找更多機會與他人交流,以此獲得關(guān)注和認可。
因此,話多是常見的老年行為特征。與周圍人分享和表達,符合老人的心理需求,對身心健康都有利。晚輩們平時工作忙,可能會對老人的嘮叨不耐煩,為了避免矛盾,有些人會借故離開。但這并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式,敏感些的老人會覺得“自己老了,惹人煩”,影響家庭關(guān)系。
為了讓談話質(zhì)量更高、雙方更愉悅,老人可根據(jù)聊天對象的特點選擇話題,比如與老朋友可以談論家庭、回憶過去或詢問對方的近況;跟同齡人可以說說自己的醫(yī)療經(jīng)歷,分享健康知識;和年輕人可以圍繞一些熱點事件,表達自己對社會發(fā)展的看法。此外,與志趣相投的人談論舞蹈、旅游、體育等,也能讓雙方享受談話,為下次溝通奠定良好基礎(chǔ)。
在此過程中,建議老年朋友對自己的語言和行為保持覺察,避免過度表達,以至忽視周圍人的情緒,影響自己或他人的日常生活。與此同時,老人也要學會多學習、多傾聽、多理解,與周圍人培養(yǎng)更多話題,讓對方也有表達機會,才能擁有更多朋友。
親人與老人交流時,可以通過一些小技巧使交流更加順暢、愉快。比如巧妙地引導話題,讓對話更加有意義和針對性;如果談話過于冗長,可以適當引入其他話題,或者提出散步、打牌等活動建議,轉(zhuǎn)移老人注意力。當然,更重要的是給予老人充分的尊重和關(guān)注,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氛圍,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表達觀點和感受,同時給予恰當?shù)幕貞?,在老人情緒低落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慰藉,讓他們感到被理解、被重視。
相關(guān)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guān)文章>>
- [事件]心臟血栓會跑進大腦04-04
- [事件]過敏也會讓人掉頭發(fā)04-04
- [事件]鼻涕為何會五顏六色04-04
- [事件]過度操心其實是自戀04-03
- [事件]越怕焦慮越要面對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事件]“棗核型身材”容易招病04-02
- [事件]法國人抑郁率歐洲最高04-02
最新文章
- [事件]心臟血栓會跑進大腦04-04
- [事件]過敏也會讓人掉頭發(fā)04-04
- [事件]鼻涕為何會五顏六色04-04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事件]過度操心其實是自戀04-03
- [事件]越怕焦慮越要面對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行業(yè)新聞]冰箱保鮮國際標準首次發(fā)布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