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子宮內膜異位癥惡變有征兆

子宮內膜異位癥惡變有征兆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8-28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幾年前,王女士體檢查出一側有卵巢囊腫,直徑4厘米左右,疑似子宮內膜異位癥,因不妨礙生活,就沒重視。后續(xù)幾次隨訪發(fā)現,囊腫長大到了5厘米,但王女士也沒在意。去年王女士順利懷孕,孕31周時突發(fā)下腹劇烈疼痛。到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yī)院檢查后發(fā)現,其卵巢囊腫已經長到12厘米,并疑似惡性腫瘤,醫(yī)生很快為王女士安排了手術。術后病理診斷為I期卵巢惡性腫瘤(左卵巢透明細胞癌),源于子宮內膜異位癥惡變。


  主講人: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yī)院普通婦科主任 易曉芳 □陳 云 鄭韻熹

  《生命時報》 2023-08-15 第1728期 第17版


  1.什么是內異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簡稱“內異癥”,是指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在子宮腔與子宮肌層以外的部位。異位的內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但大多數位于盆腔臟器和壁腹膜,以卵巢、宮韌帶最常見。該病主要表現為逐漸加重的痛經。


  2.內異癥有多大概率惡變?

  內異癥惡變?yōu)槁殉舶┑母怕始s為1%,王女士病理報告中顯示的透明細胞癌,就是最常見的內異癥惡變。少數情況下,內異癥還可惡變?yōu)槿饬觥?strong>據統(tǒng)計,有內異癥病史的女性,發(fā)生卵巢透明細胞癌的風險是正常人的3倍,發(fā)生子宮內膜樣和低級別漿液性卵巢癌的風險是正常人的2倍。目前,內異癥的惡變機制尚不明確,隨著現代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未來有望找到治療靶點。


  3.內異癥有哪些癥狀?

  內異癥癥狀多樣,不僅可表現為痛經或慢性盆腔痛,伴或不伴性交痛、排便痛、排尿不適等,還可能出現與月經密切相關的各系統(tǒng)的表現,如經期腹瀉、便秘、便血,或經期尿頻、尿急、血尿,或經期噯氣、咯血、氣胸等。有類似癥狀,建議及時就醫(yī)以明確診斷。


  4.懷孕前有內異癥怎么辦?

  孕前完善檢查,以排除交界性或惡性病變。如果影像學提示惡變、病灶較大、需要輔助生殖但影響取卵的情況,會考慮先進行手術。孕期密切隨訪,一旦發(fā)現腹痛、腫瘤迅速長大、囊腫內壁見實性成分等跡象,需及時就醫(yī),排除惡變風險。


  5.哪些情況需要警惕內異癥惡變?

  臨床有以下幾種情況應警惕內異癥惡變:年齡超過45歲;絕經后;內異癥病程超過10年;內異癥相關的不孕;疼痛節(jié)律改變,由痛經轉為慢性盆腔痛;卵巢囊腫過大,直徑超過8厘米;影像學檢查提示卵巢囊腫內部實性或乳頭狀結構,彩超檢查病灶血流豐富,阻力低;合并子宮內膜病變。


  建議所有女性在育齡期常規(guī)進行婦科體檢,以早發(fā)現病變。也不必太過擔心,內異癥屬于良性慢病,總體來說惡變概率低,但也需要及時就醫(yī),長期隨訪。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