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六個測試發(fā)現易跌老人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3-12-29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金雞獨立反映平衡 起身行走看出肌力 六個測試發(fā)現易跌老人
該研究共納入廈門、鄭州兩地477名60歲以上老人,其中男性156人、女性321人。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老年人體功效學實驗室和集美大學體育學院的研究人員用國際通用方法,測試了參與者的身體形態(tài)、身體成分、肌肉力量、平衡能力、視覺功能和步態(tài)。研究人員參照國際標準,測試參與者12秒5次坐起的用時,時間大于等于12秒代表跌倒風險高,反之為風險低,并將其與各項測試數據進行對比。結果顯示,腰圍和腰臀比、握力、閉眼單足站立時間、3米計時起立行走用時、視覺功能指數、髖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活動范圍是老人跌倒的主要因素。本期,我們邀請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老年內科副主任醫(yī)師王征進行詳細解讀。
腰圍和腰臀比。腰圍與腹部脂肪質量呈正相關,而腰臀比是評價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標,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會降低老人姿勢穩(wěn)定性,增加跌倒風險。此外,腰圍、腰臀比增加還可能導致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上升。男性腰圍大于90厘米或腰臀比超過0.9,女性腰圍大于85厘米或腰臀比超過0.8,就屬于中心性肥胖,需引起重視。
握力。握力是衡量老人肌力水平的簡單方法,也是反映身體健康狀態(tài)、身體功能的關鍵指標,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個人整體力量水平。肌力衰退會導致老人平衡能力下降,誘發(fā)跌倒。男性握力小于28千克、女性小于18千克就有肌少癥的風險,應給予高度警惕。
閉眼單足站立時間。由于疾病、生活習慣等原因,有的老人雙側肌肉力量不均衡,平衡力較差,跌倒風險較大。單足直立檢查法是評估靜態(tài)平衡能力的簡易方法,老人可在有充分保護的前提下自測。一般測試會評估閉眼單足站立時間,根據《國民體質測定標準手冊》,60~64歲老人,男性超過48秒,女性超過40秒能拿到滿分;65~69歲老人,男性超過40秒,女性超過35秒能拿到滿分。
3米計時起立行走用時。隨著年齡增長,老人下肢肌肉力量會下降,跌倒風險隨之增加。3米計時起立行走測試常用于評估老人下肢肌肉力量、敏捷性和平衡性,具體方法為:老人坐在椅子上,聽到“開始”口令后,從椅子上站起,以正常步速向前行走,走到3米線外轉身,返回椅子并坐下,記錄所用時間。如果長于12秒,則提示跌倒風險較高。
視覺功能指數。視覺障礙會降低老人的平衡控制能力、分散他們對周圍環(huán)境的注意力,導致其對環(huán)境評估不準確,進而增加跌倒風險。因此,老人應定期進行眼科檢查,尤其是對周圍的判斷力已經受影響時,要及時就診,減少跌倒風險。
髖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活動范圍。在衰老過程中,人的髖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逐漸下降、軀干變得僵硬,可能導致肌肉功能下降和步態(tài)異常,進而增加跌倒風險。老人可以通過針對髖關節(jié)的屈髖、外展、內收,針對踝關節(jié)的背屈(足背接近小腿)、跖屈(足背遠離小腿)等動作自測活動范圍,如果雙側能力不一致就要引起重視。建議有需要的老人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擇彈力帶等進行鍛煉。在自測或鍛煉過程中,老人如有疼痛等不適應及時中止,避免受傷。
《報告》建議:一是重視預防跌倒的宣傳。定期對老人進行安全教育,進一步加深他們對跌倒危害的認識。家庭成員也要有意識地進行居家改造,通過鋪設防滑瓷磚、使用防滑墊、減少室內臺階、保持室內通道便捷等方式,減少老人跌倒風險。二是完善相關體制機制。積極為老人提供更多的健身場所和設施,擴大健身活動空間,廣泛開展老年健身賽事,如健身跑、健步走、廣場舞、乒乓球項目等,滿足不同老人的健身需求。
老人也要積極學習預防跌倒的知識。注重日常飲食,避免過度肥胖;選擇鞋底紋路清晰、防滑,且具有適當厚度和硬度的鞋子;合理使用老年輔助用具,如助行器、洗浴椅、助聽器等。老人日常應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常見的太極拳、八段錦、瑜伽等運動,可全面鍛煉身體機能;單腳站立、足跟對足尖“一字走”、平衡鍛煉操等,可鍛煉平衡能力;提踵、直腿后抬等,可加強下肢肌肉力量;健步走、健身舞等有氧運動,能提高耐力,運動過程中需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做好防護、結伴而行。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老年內科副主任醫(yī)師 王 征
本報記者 徐 盈《生命時報》 2023-12-01 第1757期 第5版
該研究共納入廈門、鄭州兩地477名60歲以上老人,其中男性156人、女性321人。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老年人體功效學實驗室和集美大學體育學院的研究人員用國際通用方法,測試了參與者的身體形態(tài)、身體成分、肌肉力量、平衡能力、視覺功能和步態(tài)。研究人員參照國際標準,測試參與者12秒5次坐起的用時,時間大于等于12秒代表跌倒風險高,反之為風險低,并將其與各項測試數據進行對比。結果顯示,腰圍和腰臀比、握力、閉眼單足站立時間、3米計時起立行走用時、視覺功能指數、髖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活動范圍是老人跌倒的主要因素。本期,我們邀請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老年內科副主任醫(yī)師王征進行詳細解讀。
腰圍和腰臀比。腰圍與腹部脂肪質量呈正相關,而腰臀比是評價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標,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會降低老人姿勢穩(wěn)定性,增加跌倒風險。此外,腰圍、腰臀比增加還可能導致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上升。男性腰圍大于90厘米或腰臀比超過0.9,女性腰圍大于85厘米或腰臀比超過0.8,就屬于中心性肥胖,需引起重視。
握力。握力是衡量老人肌力水平的簡單方法,也是反映身體健康狀態(tài)、身體功能的關鍵指標,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個人整體力量水平。肌力衰退會導致老人平衡能力下降,誘發(fā)跌倒。男性握力小于28千克、女性小于18千克就有肌少癥的風險,應給予高度警惕。
閉眼單足站立時間。由于疾病、生活習慣等原因,有的老人雙側肌肉力量不均衡,平衡力較差,跌倒風險較大。單足直立檢查法是評估靜態(tài)平衡能力的簡易方法,老人可在有充分保護的前提下自測。一般測試會評估閉眼單足站立時間,根據《國民體質測定標準手冊》,60~64歲老人,男性超過48秒,女性超過40秒能拿到滿分;65~69歲老人,男性超過40秒,女性超過35秒能拿到滿分。
3米計時起立行走用時。隨著年齡增長,老人下肢肌肉力量會下降,跌倒風險隨之增加。3米計時起立行走測試常用于評估老人下肢肌肉力量、敏捷性和平衡性,具體方法為:老人坐在椅子上,聽到“開始”口令后,從椅子上站起,以正常步速向前行走,走到3米線外轉身,返回椅子并坐下,記錄所用時間。如果長于12秒,則提示跌倒風險較高。
視覺功能指數。視覺障礙會降低老人的平衡控制能力、分散他們對周圍環(huán)境的注意力,導致其對環(huán)境評估不準確,進而增加跌倒風險。因此,老人應定期進行眼科檢查,尤其是對周圍的判斷力已經受影響時,要及時就診,減少跌倒風險。
髖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活動范圍。在衰老過程中,人的髖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逐漸下降、軀干變得僵硬,可能導致肌肉功能下降和步態(tài)異常,進而增加跌倒風險。老人可以通過針對髖關節(jié)的屈髖、外展、內收,針對踝關節(jié)的背屈(足背接近小腿)、跖屈(足背遠離小腿)等動作自測活動范圍,如果雙側能力不一致就要引起重視。建議有需要的老人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擇彈力帶等進行鍛煉。在自測或鍛煉過程中,老人如有疼痛等不適應及時中止,避免受傷。
《報告》建議:一是重視預防跌倒的宣傳。定期對老人進行安全教育,進一步加深他們對跌倒危害的認識。家庭成員也要有意識地進行居家改造,通過鋪設防滑瓷磚、使用防滑墊、減少室內臺階、保持室內通道便捷等方式,減少老人跌倒風險。二是完善相關體制機制。積極為老人提供更多的健身場所和設施,擴大健身活動空間,廣泛開展老年健身賽事,如健身跑、健步走、廣場舞、乒乓球項目等,滿足不同老人的健身需求。
老人也要積極學習預防跌倒的知識。注重日常飲食,避免過度肥胖;選擇鞋底紋路清晰、防滑,且具有適當厚度和硬度的鞋子;合理使用老年輔助用具,如助行器、洗浴椅、助聽器等。老人日常應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常見的太極拳、八段錦、瑜伽等運動,可全面鍛煉身體機能;單腳站立、足跟對足尖“一字走”、平衡鍛煉操等,可鍛煉平衡能力;提踵、直腿后抬等,可加強下肢肌肉力量;健步走、健身舞等有氧運動,能提高耐力,運動過程中需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做好防護、結伴而行。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涂風油精不能治早泄03-31
- [事件]濕氣太重身體發(fā)臭03-31
- [事件]老人要吃夠蛋白質等四種營養(yǎng)03-31
- [事件]站起來就暈咋回事03-30
- [事件]加拿大人排隊搶家庭醫(yī)生03-30
- [事件]患過腦出血癡呆風險大03-30
- [事件]腿部肌肉預警心衰03-29
- [事件]旅行打扮社交老年女性有了新...03-29
最新文章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事件]涂風油精不能治早泄03-31
- [事件]濕氣太重身體發(fā)臭03-31
- [事件]老人要吃夠蛋白質等四種營養(yǎng)03-31
- [事件]站起來就暈咋回事03-30
- [事件]加拿大人排隊搶家庭醫(yī)生03-30
- [事件]患過腦出血癡呆風險大03-30
- [事件]腿部肌肉預警心衰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