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原創(chuàng)>> 書評>> 精讀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篇第四

精讀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篇第四

byb.cn
[書評] 作者 :XJ 日期:2012-1-16 10:17
【分頁導航】


  【原文】


  黃帝問曰:天有八風,經有五風,何謂?

  岐伯對曰:八風發(fā)邪以為經風,觸五臟,邪氣發(fā)病。

  所謂得四時之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四時之勝也。

  東風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頸項;南風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脅;西風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風生于冬,病在腎,俞在腰股,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


  【點評】此段主要講的是自然界的風邪對人體經絡和五臟的影響。

  1、黃帝問曰:天有八風,經有五風,何謂?:


  八風:一說為八方之風。八風,中醫(yī)學術語,見于中醫(yī)經典《內經》。八風,即四方四隅八方之風,從其虛之鄉(xiāng)來,與其所主時令不相一致,所謂非其時其風,亦名虛風,故能病人。實際上,八風統(tǒng)指四時氣候變化而言?!鹅`樞·九宮八風篇》云:“風從其所居之鄉(xiāng)來為實風,主生長養(yǎng)萬物;從其沖后來為虛風,傷人者也,主殺主害者?!薄帮L從南方來,名曰大弱風……風從西南方來,名曰謀風……風從西方來,名曰剛風……風從西北方來,名曰折風……風從北方來,名曰大剛風……風從東北方來,名曰兇風……風從東方來,名曰嬰兒風……風從東南方來,名曰弱風……。此八風,皆從虛之鄉(xiāng)來,乃能病人?!?


  另一說即為八種季候風,在《易緯通卦驗》記載有:“八節(jié)之風謂之八風。立春條風至,春分明庶風至,立夏清明風至,夏至景風至,立秋涼風至,秋分閶闔風至,立冬不周風至,冬至廣莫風至。這種說法的來源,主要是《易》學,廣莫風(對應北方坎位)、條風(對應東北方艮位)、明庶風(對應東方震位)、清明風(對應東南方巽位)、景風(對應南方離位)、涼風(對應西南方坤位)、閶闔風(對應正西方兌位)以及不周風(對應西北方乾位)。


  這兩種說法,我認為都有道理。因為《黃帝內經》自始至終強調的人與自然的關系;


  經,是經脈的意思,經脈是流通營衛(wèi)血氣的;


  五風:要與后文一起看,才能明白,五風在后文中提到了,岐伯對曰:八風發(fā)邪,以為經風,觸五藏,邪氣發(fā)病?!毒艑m八風論》所指的中虛八風,便是指此處發(fā)邪,八風發(fā)邪,經脈受之,則循經而觸五藏。所以五風就是五藏所受的邪風;


  何謂,為什么這樣說?

  2、岐伯對曰:八風發(fā)邪以為經風,觸五臟,邪氣發(fā)?。喊l(fā)邪,指八風發(fā)出的邪氣;以為,以在這里作為連詞“而”講;為,變成;經風,是指經脈受到外邪侵擾后形成的邪風;


  3、所謂得四時之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四時之勝也:勝,指五行生克中的相勝。也就是相克的意思。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與之相應的五志為怒、喜、思、悲、恐。五行相勝:木勝土,土勝水,水勝火,火勝金,金勝木。五志相勝:怒勝思,思勝恐,恐勝喜,喜勝悲,悲勝怒。


  4、東風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頸項:俞,也叫“腧穴”或“輸穴”。即廣泛地指穴的總稱,也即穴的別名。即肝有病的時候,可反應在頸項。臨床可見一些頸項疼痛或頸項強硬的患者,辨證屬于肝郁氣滯型,在針灸治療的時候以舒肝解郁法選穴??扇〉煤芎玫寞熜АF洳“Y特點除頸項疼痛或僵硬外,伴精神緊張或情緒低落,失眠,頭痛或頭暈,舌尖紅或質暗,或舌質偏淡邊有齒痕,苔薄白或薄黃,脈弦細。


  5、南風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脅:俞,同前,指病邪從胸脅部的俞侵入;胸脅,人體部位名。即前胸和兩腋下肋骨部位的統(tǒng)稱?!夺t(y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胸者,缺盆下,腹之上,有骨之處也。”


  6、西風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肩背,一般是指后背肩胛骨附近


  7、北風生于冬,病在腎,俞在腰股:腰股,指腰和屁股


  8、中央為土,病在脾,俞在脊:中央,中醫(yī)五行中的方位定向,除了東南西北以外的中心地帶;脊,脊椎。


  【整段翻譯】黃帝問道,天有八風,經有五風,為什么這樣說?岐伯答道:八風來襲時,會影響經脈,并累及五臟,當八風的邪氣發(fā)作時,就會使人生病。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掌握四季變化之規(guī)律,懂得四季相生相克原理,即:春克長夏,長夏克冬,冬克夏,夏克秋,秋克春,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四季相克的關系。


byb.cn

五行相生相克圖


  東風生于春季,疾病多發(fā)在肝臟,最容易從頸項的俞穴侵入;南風生于夏季,病多發(fā)生在心臟,最容易從胸脅的俞穴處侵入;西風生于秋季,病多發(fā)生在肺部,最容易從后背的俞穴處侵入;北風生于冬季,病多發(fā)在腎臟,最容易從腰股的俞穴處侵入,中央為土,病多發(fā)生在脾臟,最容易從后背脊椎的俞穴處侵入。


搜索